智慧校园的八大外部关系

作者: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1日 点击数:948 字号:【

智慧校园与智慧时代

随着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机器、机器人不仅将越来越多地替代人的体力劳动,而且将越来越多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机器人代替人从事脑力劳动的效果和范畴。人必然要转向以创新创造为主的更高级的劳动,创新是智慧的本质,因此人类必然走向以创新创造为特征的智慧社会。即将来临的新社会将以人的智慧性增长为特征命名,社会的发展将越来越取决人的作用的发挥,这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面对如此剧变的社会,教育赖以存在的校园也要随之发生深刻变化,智慧校园将是智慧时代校园发展的方向,而且智慧校园能够支持智慧时代的发展。因此,智慧校园的规划、设计、建设,必须从智慧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加以谋划,必须有立于时代的战略思维和意识,将校园的智慧性与时代的智慧性相统一,使智慧校园培养的人成为能适应智慧时代、引领智慧时代的人。如此的智慧校园才是名副其实的,如此的智慧校园建设才是时代所需要的。

智慧校园与教育现代化

推进教育现代化是我国当今教育的重大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教育的“两基本一进入”的三大战略目标,排在首位的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确定为“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的首要目标,关于教育的部分(第五十九章)的标题即为“推进教育现代化”。

智慧校园涉及其中的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教育环境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以及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等众多方面,直接服务于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性的最集中体现,因此智慧校园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最能彰显时代特征的部分。

教育现代化理论认为,迄今为止,教育现代化运动有两次,第一次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发起的教育现代化,是工业时代的教育现代化,第二次是信息时代的教育现代化,而今又将被赋予智慧时代特殊的内涵。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积贫积弱,远未能够实现第一次教育现代化,而第二次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好机会。我国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将至少在教育现代化史上创下三个第一:

一是第一个实现第二次教育现代化的国家;

二是第一个将两次教育现代化一并实现的国家;

三是第一个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人口大国。

第二次教育现代化将是前无古人的,将实现人类教育的时代跨越。“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在新时期的发展战略,而在这样的“驱动”与“推动”中,智慧校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可以说,没有智慧校园就无从谈及走向智慧时代的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智慧校园建设一定要围绕服务教育现代化做大文章,要发挥好智慧校园的教育现代化助推器的作用。

正因为第二次教育现代化是迄今最高层次的教育现代化,因此其创新的理论、道路、方式、方法,将对智慧校园建设具有指导作用。一定要在教育现代化的思想、理论指导下设计、建设和利用智慧校园,脱离时代的教育现代化建设智慧校园,一定会迷失方向,就有可能演变为难有大作为的自弹自唱。学校在规划教育现代化时一定要同时规划好智慧校园。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高度重视智慧校园,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给予规划、规范和评估评价的引导,切忌智慧校园建设中的无组织无规范的失序状态。

智慧校园与教育信息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育信息化分为建设、应用、融合、创新四个发展阶段。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阶段,学校主要实施的是“校校通”“班班通”和建设数字校园。我国教育信息化已处于战略转型期,正由建设与应用阶段跃上融合创新阶段,这必将推进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大大提升信息化在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中的作用,更好地推进教改、课改以及教育服务供给方式的变革,更好地以教育信息化支撑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

在如此重要的战略转型期,如果仍停留在“校校通”“班班通”和数字校园建设层面上建设教育信息化,就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具有将建设、应用、融合、创新很好交融的平台,使原先割裂的教育信息化四个阶段互相贯通,实现为创新而建设与应用,以创新指导建设、应用与融合。智慧校园则适应了教育信息化新的发展需要。因此,智慧校园不仅仅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没有智慧校园就难有教育信息化质的提升,智慧校园将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标志和主要抓手。

通常认为教育信息化包括环境、资源、技术、应用、人才、政策法规、安全等要素,智慧校园涉及到教育信息化的几乎所有要素。

智慧校园与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的实质是应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各行各业实行革命性改造、颠覆性重构,使其升华为适应时代的新形态。

世界各国都需要互联网+,但是我国更需要互联网+。毋容置疑,当代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实现伟大中国梦,对发展方式的转换要求更高。因此可以说,我国最需要互联网+,也最有可能在世界范围率先实现互联网+。

推进互联网+的各行各业中,当然包含教育,而互联网+校园即为智慧校园,因此互联网+校园是互联网+在学校的具体化,且是最直接的抓手和最重要的载体。教育界一定要有互联网+的行动自觉,将智慧校园上升到互联网+的高度加以规划、设计、建设与利用,一定要把握互联网+的核心要意。

互联网+中的互联网既指互联网,又不仅仅指互联网,还包括智能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云技术、高清视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中的“+”读作“加”,但它远不是算术式中加号的意思,更多的是颠覆、变革、创新的意思。因此互联网+校园是用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重构校园的新形态。很显然,以互联网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这里起了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的作用,而且是促成了“自催化化学反应”。在校园的颠覆性创新反应中,互联网+既是反应物,又是催化剂。

智慧校园与智慧教育

不言而喻,智慧校园是智慧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而且是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智慧教育时代特征的彰显。

智慧校园与智慧教育的关系公式可为:

智慧校园∈智慧教育

没有智慧校园的建设就不可能有智慧教育的发展,但智慧校园又绝非是智慧教育的全部。正因为智慧校园是智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智慧校园的智慧性必须支持和服从于智慧教育的智慧性,智慧校园的建设要服务于智慧教育这个大局。

智慧教育的核心在于人的智慧的培养及提升。我国所认可的智慧是“辨析判别、发明创造的能力”,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最大特征,“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可将信息时代走向智慧时代的智慧教育定义为:高度信息化支持的培养创新创造人才的教育。根据此定义可知:智慧教育是互联网+教育的新形态,最大特色在于创新创造人才的培养,其基础是人的明辨是非能力的培养,培养人的追求、担当、敬业、奉献、协同、拼搏等精神。

本文所论述的智慧教育与众不同,最大区别在于,通常的论述是智慧地球向教育的自然延伸,而本文是从时代需要培养什么样人的高度论述。前者更加注重物,甚至是见物不见人,后者重心在于人,“物智能,人智慧”。

前者的智慧教育只要有钱就可以做到,后者的智慧教育需要教育内外上下长时间坚持不懈地努力与创造。前者智慧教育着眼于“器、术”的层面,后者的智慧教育是向“法、道”层面升级升华。

智慧校园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及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创新是最大的时代特征,对于我们国家而言,创新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和迫切,因此创新驱动成为国家战略,党和国家作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科学论断。国家制定了创新强国建设分步实施的时间表:2020年进人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进人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前成为世界创新强国。

教育相当程度上靠学校,以支持支撑服务创新创造人才培养为己任的智慧校园,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应创新而生。因此,要将智慧校园置于创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背景下规划、设计、建设,自觉以服务于引领时代发展的创新创造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唯有如此,智慧校园才能显示出它的巨大价值。

要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形成人人想创新的校园文化,人人为创新提供支持的氛围和崇高风尚,形成创新的实体空间和软硬件环境,形成激励人持久创新的机制和保障,形成支持创新推广的平台,形成促进教师和学生创新创造的课程。

智慧校园与数字校园

智慧校园与数字校园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两公式表本:

数字校园∈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数字校园+智慧化

这里的智慧化主要体现在建设目标、建设指导思想方面,着眼于支持创新创造人才培养,服务于新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包括智慧化环境、智慧化培养目标和智慧化培养内容等。

如果止于数字校园,而不向智慧校园发展,久而久之数字校园就不能很好地支撑学校的现代化发展。因为数字校园只是搭建的基本平台,而信息技术变革教育作用的真正发挥要依托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建设必须着眼于智慧校园建设。

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都会与时俱进,随着智慧校园的建设,数字校园将会越来越少地被提及,但这并不否认数字校园的客观存在。

智慧校园与智慧城市

在“智慧”大潮中,国家文件中出现最多的“智慧”建设是智慧城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等国家文件中都对智慧城市有具体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8部委还专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学校与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与城市唇齿相依,不存在没有学校的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规划如何与学校相衔接,如何为学校提供更好的支持服务,如何利用学校人才、科技、文化、品牌优势提升城市的层次、品质、水平,赋予城市新的内涵。智慧城市必然与智慧校园相关联,智慧城市设计、规划、建设,要一并考虑智慧校园的发展需要,智慧校园规划、设计、建设要与智慧城市相衔接,但又必须保持特色,因为智慧城市的智慧与智慧校园的智慧不可同日而语。

智慧城市的“智慧”源于IBM公司的“智慧地球” Smarter Planet,事实上IBM公司所用的Smarter—词并没有智慧的意思,“智慧地球”是一种翻译错误引发的以讹传讹。IBM公司所称Smarter Planet,主要包含三个维度:即感知一能够更透彻地感应和度量世界的变化;联通——促进世界更全面地互联互通;智能——事物、流程、运行方式将实现更深人的智能化。这三个维度都是着眼于物的,而通常是不用智慧对物加以评说的。

本文探讨的智慧校园的本质在于为造就创新创造之人提供支持、支撑和服务。由此可见,智慧校园的规划、建设,不能停留在误用智慧的智慧城市层面,否则建设的智慧校园会饱受人们质疑。

学校是最富有智慧的地方,在智慧问题上来不得半点含糊。如果智慧校园建设也使用误译的“智慧”一词,则会影响教育的发展。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