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 学院! 今天是:
返回学院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党委书记在学院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09日 点击数:1,185 字号:【

谋划新发展,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业绩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成全国一流优质高职院校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院教学工作会议,这是学院全面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全力建设优质高职院校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宗瑞谦同志对学院教学工作做了总结,部署了今后教学工作和专业建设任务,对今后教学工作、教师培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

近年来,学院坚持以党建总揽全局,以一期扩建工程、国家骨干校建设、院系二级管理改革为重点,以教学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始终把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这一主线,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取得了一些成果,学院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共同认可。学院建设和人才培养非朝夕之功,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我们应更加努力,以百倍信心和勇气,谋划新发展,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业绩。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巩固骨干校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2010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2年启动建设,经过四年的努力,圆满完成建设任务。2016年2月通过国家验收。通过骨干校建设,使学院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师资队伍不断优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基础条件极大改善。形成了“三重融合,四方联动”的体制机制,创新了工学结合的“一体三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成国家级重点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新建实验实训室28个,编写教材75本、实训指导书34本;培养教学名师16人、教学新秀7人、教学能手23人。学院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服务社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办学活力和办学效益大幅提升。

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国家骨干校不仅仅是牌子、帽子和光环,更多的是责任、压力和鞭策。我们好多同志至今还沉浸在骨干校建成的喜悦当中,认为大功告成,可以一劳永逸、歇息歇息。不去思考我们的骨干校是如何建成的、建的怎么样,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不足,在哪些方面还存在遗憾、需要精准发力,学院、系部、个人收获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提升了多少,对骨干校形成的成果我们到底用了多少。大家一定要清楚骨干校项目来之不易、建设过程依然不易、建成验收更是不易,建设成果凝聚了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和辛苦,束之高阁、摆摆样子是不行的。我们要倍加珍惜骨干校建设取得的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真正成为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成为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更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加深入、办学条件更好的骨干。一要切实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上有所体现。认真总结建设经验和建设成果,突出特色、找出亮点、反思不足;要善于坚持,不改初心,对重点专业持续打造,精心培育,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要充分发挥重点专业示范引领作用,切实在推进校企合作、探索培养模式、转变培养方式、强化实践育人、建设教学团队等方面深入实践,以带动其它专业共同发展。其他各专业要坚持常学常思、常思常新、常新常行,认真学习借鉴建设经验,不断创新实践,有效提升专业水平和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实现学院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共生共荣。三要牢固树立建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不是终极目标的理念。要持续有效的把建设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增强办学活力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三重融合、四方联动”办学体制机制,发挥武威职业教育集团和校企合作理事会作用,搭建专业人才培养、校企人才互通、行业企业培训及科技研发等互利共赢平台,形成人才共育、师资共培、基地共建、服务共赢、发展共享的紧密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之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适应需要锐意进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面对新的发展环境,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高等教育的国家需求、国际竞争环境、教育对象、资源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决不能安常守故,必须坚持以创新促发展,以改革求质量。

一是深刻领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握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习总书记的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方向。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必须不断加强以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为特点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培养即掌握熟练技术,又坚守职业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紧扣时代脉搏,积极探索教育教学工作新方法、新思路。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动力从以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变到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创新驱动上来。习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支撑”。我们必须自觉承担起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历史重任,走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之路,更新培养理念、优化专业结构、变革培养模式、规范教学行为、强化质量管理、推进产教融合、完善保障机制、构建中高本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真正实现学生回归常识、教师回归本分、高校回归初心、教育回归梦想。全面增强教书育人、研发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和协同育人能力。

三是聚焦国家发展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一带一路”战略,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关键。我们只有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为“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要按照产业需求建专业,根据企业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现有51个专业进行“停、调、增、提”,进一步完善专业体系,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内涵,推动教学资源向新能源与装备制造、设施农业、食品加工与检测、医药卫生等区域特色、主导产业专业群汇聚,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与学院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提高学院竞争实力。面向产业需求,按照技术发展改内容,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改革,根据技术、技能发展状况改变教学内容,坚持将学习专业知识和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的对接。高职技能人才培养,其主体是系部,要依托系部为主体推改革,全力推进校企融合,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创新基地、科技服务基地,构建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按照学生志趣变方法,坚持并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采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方法、手段,用计算机、互联网的强大功能服务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按照内外资源创条件,大力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形成多方共建、合作办学、互利共赢的格局,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良的学习条件和资源。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直属附属医院、清华篮幼儿园、光伏电站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实训条件,全面提升学院办学条件和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强“名师”工程建设,发挥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开展示范课教学活动,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打造高素质“双师”教师队伍。要按照国际前沿立标准,依托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或地区在设施农业与装备、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医药卫生、文化传承等方面合作交流。要站在国际前沿角度考量人才培养,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探索建立在行业、国际有影响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使学院走出甘肃、走向世界。

三、创先争优敢为人先,建设一流优质高职院校

今天的教学工作会议,同时是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动员会和推进会。省教育厅、财政厅决定从2017至2018年在全省实施“甘肃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拟遴选10所左右人才培养质量高、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突出、毕业生就业率高、改革创新意识突出的高等职业院校,作为省级优质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优质校建设延续的是扶强扶优的政策、传递的是不进则退的压力、发挥的是举旗引领的作用。采用“开放、动态、有效”的管理模式,省上先不确定资格,强化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项目实施完成后根据建设方案和实际建设成效,对建设结果进行检查认定,确定省级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成绩优异的院校,推荐遴选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跻身全国200所“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行列。这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跨越。

第一,提高认识聚合力。创建优质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中央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服务“四个全面”和“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具体体现;是加快学院发展的助推器,是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综合竞争力、社会认同感和美誉度,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具体举措;也是学院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建设新高度的必然选择。如果不搞优质校我们会失去关键的发展机遇,并且将失去未来,创建优质校,意义重大,不可不为,大家要充分认识到创建优质校的重要性,要有不进则退的压力和建不成就会掉队的危机,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增强创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建设优质校的强大合力,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第二,加强研究推项目。要全面研究优质校建设的内涵和要义、文件精神和指标体系,尤其是分管领导和项目负责人,对建设方案的顶层设计、目标要求、建设内容、标志性成果、预期效果、建设进度、推进措施等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有序推进,要认真研究什么是优质高职院校、什么是优质特色专业、建设什么样的优质校、如何建设优质校、项目建设期满拿什么证明你就是优质校?还要对省内其他院校的建设方案和建设内容认真研究,全面准确收集信息,取长补短、扬长避短,知己知彼方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才能够知道自己能不能进入和如何才能进入省级和国家级优质校行列。所有项目参与人、全体教师认真研究优质校建设内容,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要有创新,做到优质校项目建设与日常工作、部门职能紧密接合、无缝对接。创建办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目标任务、分解工作责任,确定落实建设任务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制定项目建设任务书。我们的目标是在建成省级优质校的基础上跻身全国200所优质校行列。优质校是建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更不是编出来的。虽然建设方案刚刚上报,但项目建设期已接近一半,因此,一天都不能再等、再耽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取得项目建设实效上下功夫、出成果。

第三,明确目标抓落实。对每一项创建任务都要高标准严要求。以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为重点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与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在人事制度改革、绩效分配改革、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和成效,深化院系二级管理改革,改革既创新突破,又确保稳定。服务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完善专业建设与调整的动态机制,大力加强优质特色专业建设,建成5至8个省级和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和骨干专业;建成4个特色鲜明人无我有的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础;在开发专业标准、优质教学资源、创新创业教育、专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不断深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升计划,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加强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要建立健全教师成长机制,引培结合,有大师级教师、建立大师工作室,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带头人;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上讲台,能上一堂好课,进企业,能干一手好活;专兼结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建成1个省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和社会培训中心,累计完成培训10000人次以上,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增强科研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学院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的影响力,建成全国一流、世界有影响的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同志们,加强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建设优质高职院校的需要,是全院教职工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院和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坚信,只要我们上下同心、团结一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就一定能把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就一定能把学院建成全国一流、世界有影响的优质高职院校!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