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本站首页>思想政治理论课翟存祥名师工作室>新闻动态>工作动态 > 正文

走出课程思政“水与盐”的思维误区

作者:陈建华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9日 点击数:986 字号:【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局,站在培养堪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高度,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为核心、坚持三全育人原则,大力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努力探索具有各自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新路径。一时间,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纷纷加强课程思政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关理念和观点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活动。这些理念与观点中不乏真知灼见,对各校课程思政实施和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其中也有专家提出的一些似是而非甚至错误的观念,将人们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引入误区,给学校实施课程思政造成了困惑和干扰。流行颇广的“课程是水、思政是盐,课程思政就是水里加点盐”的错误观念。错在哪?笔者认为,从源头入手剖析,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课程思政。

从词义上分析,课程思政是一个偏正词组。“课程”是定语,它的定义是:对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思政”是主语,它的定义是:社会统治阶层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规范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

综上并结合对《意见》的学习与理解,我们可以得出课程思政定义:课程思政是在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融汇于课程教学当中,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践活动。

了解什么是课程思政以后,“课程思政就是水加盐”观念的谬误性就昭然若揭了。这种观念错在把课程和思政当成了两件事物,即所谓的“水”和“盐”,没有认识到课程是学科知识性和思想教育性两重属性的统一体。简单地说,就是没有认识到门门课程有思政。思想教育元素就在“课程”那里,无须再去加“盐”。

产生“课程思政就是水加盐”错误观念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由于长期以来部分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教学中重视学科性而忽略思想性,对蕴含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视而不见。因此,当《意见》对学校提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以后,便想当然地在课程之外寻找思政。

观念的谬误往往会带来实践的困惑和干扰。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课程思政就是水加盐”的错误观念已经对课程思政实践造成了不小干扰。

干扰一:不少教师认为实施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政,增加了教学内容,加重了教学负担。要排除这种干扰,就要正本清源,要让广大教师认识到,实施课程思政没有增加教学内容,只是要求广大教师深化课程内容认识,自觉、主动地把课程中具有教育性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之中。实施课程思政没有加重教学负担,只是要求教师把过去应该但没有担在肩上的责任重新担起来,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干扰二:一些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时,不致力于挖掘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而是努力寻找并“添加”与课程关联的“盐”,导致用力过猛。在教学中或生搬硬套贴标签、内容空洞;或不惜破坏学科知识学习的完整性,生拉硬扯为思政而思政,使得课程知识体系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双失误,得不偿失。要排除这种干扰,就要让教师认识到,实施课程思政是因为课程里有思政,而不是在课程之外加思政。

笔者认为,实施好课程思政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在思想价值性引领下,对课程再认识,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做到既不遗漏也不硬凑。二是将课程里中政元素合理巧妙地融合到课程教学中去,通过引导、启发、体验等方式,激发受教育者自我体悟、内化,并促进其从内化到升华,做到培根于无形、铸魂于无声。

(作者陈建华系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副社长、教育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25日第6版 版名:高教周刊·思政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相关阅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