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讲坛第五讲成功举办: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漆永祥应邀作 《中国•甘肃•凉州》主旨演讲

作者: 来源:武威市文广局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02日 点击数:839 字号:【

11月30日,由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武威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主办,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武威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凉州讲坛》(第五期)在市体育馆开讲。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漆永祥应邀作《中国•甘肃•凉州》的主旨演讲。

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志强同志主持论坛,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在家领导,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代表、学生代表及2000多名社会群众聆听了演讲。

 

漆永祥教授,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北京市语文高考阅卷组副组长。漆教授先后在新加坡东方文化学院、韩国外国语大学、韩国高丽大学担任专任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在中国古文献学史、清代考据学、宋诗整理与研究、《燕行录》研究、东亚学术与文化、西北史地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建树。作为一名地道的甘肃人,多年来他特别钟情于丝绸之路文化的研究,在这方面也成果卓著。他出版的专著有《乾嘉考据学研究》《清学札记》等多种,他整理和参与整理的古籍也有十余种,如《全宋诗》《书林清话》《汉学商兑》等,他主编教材有《大学国文选本》《北大中文名师教育谈》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绵亘万里的古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伟大通道,也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融合发展的重要场所。地处丝绸之路黄金节点的武威,以“通一线之广漠,控五郡之喉襟”的战略位置,在历史上留下了五凉古都、西夏辅郡、大元故路的辉煌篇章,谱写了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精彩乐章。

漆永祥教授以《中国•甘肃•凉州》为主题,从四个方面对华夏文明、丝路文化、凉州文化进行了解读。他首先从世界地图与周边环境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地位与形势,通过华夏文明所依托的自然条件和所处的地理环境,解读了华夏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影响;其次他从大中国的视野来看甘肃的地位与形势,解读了作为古丝绸之路战略通道和商埠重地甘肃,是沟通中原与西北各族的纽带与桥梁。第三,他从甘肃的山川形胜来看凉州(武威)的地位与形势,解读了作为古丝绸之路黄金节点城市的凉州,在古代中西方经济、文化、商贸等交流、交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古代中原文化向西域输出的交通枢纽与交集点,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传承点与接力点;最后漆教授又对凉州(武威)的文化与旅游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要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对五凉文化、佛教文化、西夏文化、凉州宝卷、武威文庙牌匾等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宣传、展示,打响凉州文化品牌。同时,就如何深入挖掘我市人文与自然资源禀赋,加强与周边市州的合作,丰富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游客吃、住、行、购、娱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加大文化旅游资源宣传等方面,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文化旅游名市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漆永祥教授的讲座,视野宏阔,立意深远,观点精辟,分析透彻,启发性强,为我们送上了一场启迪思想的文化大餐,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凉州文化,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深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千百年来,在武威这片神奇富饶的土地上,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薪火相传,色彩瑰丽、气象恢宏的凉州文化历久弥新,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孕育了“崇文尚德、包容创新”的武威城市精神,成为了今天我们建设文化旅游名市的丰厚资源和不竭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上下将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的总体思路,厚植文化发展优势,创新工作理念,打响凉州文化品牌,大力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文化资源活起来、走出去,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全力谱写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新篇章。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相关阅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Baidu
sogou